近来疫情反反复复,各地防疫政策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有同学担心:
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召开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考试安全工作。
考试得到了有力保障,也给考生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图源研招网
有的人担心因疫情无法参加考试,有的同学却倒在了考前,直接放弃了考试的资格。老师之前提到过,每年都有考生因为各种原因放弃考研但是,你知道吗?无故放弃考生还可能会被列入“失信名单”!
什么是“考研失信名单”
有些同学一头雾水,我就好好考个研还能上失信名单?
前两年“考研失信名单”还不那么为人所知,但随着研究生扩招的幅度越来越大、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考研时因自身失信行为影响学校正常招生的情况也多了起来。
之前在网上流传了一则高校考研“失信名单”公告,还表示会将失信者的行为通告至考生原院校和单位!
这份高校考研版“失信名单”让很多考生感觉有点慌,毕竟在自己原院校和单位被通告着实是一件有些丢脸的事!
根据多所学校公告里所提到的“失信”,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考生主动放弃考试资格的行为。
哪些具体情况可能会被纳入失信名单
那么,什么样的“缺考行为”可能会上这份失信名单呢?
目前来看,有以下三种常见的情况:
研究生院招生办将根据各学院提交的拟同意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在网上通知考生复试,考生需及时查看“复试通知”并确认。
回复确认参加我校复试而失信不参加复试者,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取消该生所有调剂、复试、拟录取资格。
经过翻阅此校最近几年的方案,可以发现自2019年起就有类似规定,只是表述略有不同:
*图片源于网络
由此看来,此校实行考研“黑名单”制度已有四年之久。
学校能够郑重其事地形成如此制度,表明每年都遇到一些考生放弃复试机会,因此不得不思考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于是建立了此项制度。
“回复确认参加我校复试而失信不参加复试者,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取消该生所有调剂、复试、拟录取资格。”
进入失信名单,有哪些影响
还有同学认为,还有各级通报,自己的本科学校也要知晓,属实没有必要。
当然,失信行为不仅仅针对“缺考”行为。除此之外,在研究生考试中发生作弊、违纪等行为也会被记录在学生的诚信档案中。
如果学生是因为作弊被纳入高校失信名单,那么就极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征信。
比如2019年时广州就通过的一项规定就表明,学生被拉入失信名单很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
但是比起像“作弊”这种重大考风考纪问题,缺考的衡量尺度比较难以拿捏。
而且比起复试弃考,初试弃考的严重性就没有那么大了。
有了弃考的想法,该怎么办?
弃考的原因各不相同,如果你已经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或者打算考公…只要是冷静思考、权衡利弊后作出的决定,老师也会支持你的选择。
其实考生的“失信”,原因各有不同。或者工作、或者不满意调剂结果、或者考公出国……
考研本就是双向选择,如果硬要把这种“选择”当成“失信”,还要通知原院校,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不过,如果你因为考研而感到不安、感到焦虑而放弃,老师可要劝劝你:
毕竟现在距离考试已经很近了,坚持到现在的考研人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因为心理建设出了问题,从而选择放弃实在太可惜了。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不如看一看老师的小建议↓↓↓
虽然对“失信名单”的质疑不断
但努力做好自己,这些都不是问题
老师希望所有的同学
都能够如期参考、成功上岸目标院校
也不要羞于调剂,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关注【点赞】加【在看】,你不上岸谁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