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解读倾力整理!中南大学新闻与传播(334+440)专硕考研…(剑来最新解读)



…最新解读倾力整理!中南大学新闻与传播(334+440)专硕考研…(剑来最新解读)缩略图
本文包含以下内容:①学院/专业介绍②专业情况介绍③23级拟录取名单④就业前景介绍⑤近五年专业复试分数线⑥考试科目介绍⑦专业课考试大纲⑧复习全程规划⑨关于复试

01学院/专业介绍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学校设有30个二级学院,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

学院设三系一所:哲学系、中文系、传媒系、高教所;现有哲学、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2021年停招)、数字出版4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哲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教育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共有教职工103人,本科生1109人,研究生537人。

02专业情况介绍

专业方向及学制

院校名称: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报录数据:
学制:三年制

学费、奖学金情况

(一)学费

专硕:13000(元/生·年)

(二)奖学金

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加大研究生奖助学金投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年级新生分 2 个等级标准:推免生每生每年 1 万元,非推免生每生每年 0.8 万元;高年级分 3 个等级标准,一等奖每生每年 1.2 万元,二等奖每生每年 0.8 万元,三等奖每生每年 0.5 万元。

03、23拟录取名单
04就业前景介绍

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担当着“群众喉舌、新闻宣传”的主流角色,是新闻专业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去向。传统媒体的类型多样,不同的传统媒体对人才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传播学研究范围广泛,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文化研究等紧密结合,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传播活动,以及研究传播活动主体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05近五年专业复试分数线

06考试科目介绍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初试参考书目: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雯《新闻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07专业课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求体现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掌握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的水平和综合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ii.考查目标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旨在检验考生新闻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涵盖了新闻采访学、新闻报道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相关知识点。

(2)准确掌握本学科理论论述的话语规范。

(3)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对相关新闻现象进行准确、合理的论述。

(4)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相应的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整理、分析及评论。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采访 ? ? ? ? ? 约20 %

新闻写作 ? ? ? ? ? ?约30 %

新闻编辑 ? ? ? ?约30 %

新闻评论 ? ? ? ?约20%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 ? ? ? ?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

简答题 ? ? ? ? ? ?30分(3小题,每小题10分)

论述与综合分析题 ? 40分(2小题,每小题20分)

材料写作题 ? ? ? ? ? ?50分(1小题,每小题50分)

ⅴ.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新闻采访写作

要求考生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了解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以及分析判断稿件新闻价值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编写新闻稿件。

一、新闻报道功能与新闻记者的职责

二、新闻报道原则与新闻记者的素质

三、新闻采访的主要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四、新闻发现与新闻选题

五、消息及其写作

六、特稿及其采写

七、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的采访与写作

八、新闻背景与数据的运用

九、融合媒介报道

第二部分:新闻报道编辑

要求考生了解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明确新闻编辑的基本职责,掌握新闻编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一、新闻编辑在职业新闻传播中所处的位置和职能

二、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

三、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

四、新闻稿件的选择标准与改稿方法

五、新闻标题的类型、结构和制作方法

六、新闻照片与信息图表

七、版面或时段的基本知识

第三部分:新闻评论

要求考生了解新闻评论形成的基本流程,熟悉不同媒介、不同体裁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写作要求,掌握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技能。

一、新闻评论选题的思维特点和选题类型

二、新闻评论的立论

三、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四、新闻评论的结构把握

五、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

六、不同媒体形态新闻评论的特点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ii.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学概论 约50%

传播学概论 约50%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20分

简答题 30分

案例分析与论述题 50分

写作题(根据材料进行理论分析写作)50分

ⅴ.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 ?新闻学

1.两种新闻定义

2.新闻要素

3.新闻类别

4.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

5.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6.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7.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8.重要的新媒体形态

9.互联网带来新的传播革命

10.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

11.争夺传播主导权的传播革命课题

12.新媒体对大众传媒的持续
…最新解读倾力整理!中南大学新闻与传播(334+440)专硕考研…(剑来最新解读)插图
冲击

13.新媒体带来的新闻生产、接收的变化

14.新媒体带来的新闻机构、新闻体制的变化

15.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

16.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17.新闻媒介的共性、个性

18.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19.新闻媒体产品的商品性

20.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22.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23.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24.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25.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

26.新闻的党性原则

27.我国的舆论新格局

28.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29.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

30.如何理解新闻自由

31.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系

32.国家对媒介的管理

33.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34.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

35.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目标、路径

36.互联网的精准营销

37.新闻媒介受众的特点、定位、权利、细分及其最新变化

38.新闻生产的决定因素、场域

39.新闻选择的定义与标准

40.新闻专业主义

41.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42.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4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新闻改革状况及特点

44.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

第二部分 ?传播学

1.传播的概念

2.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3.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的异同

4.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5.信息社会的传播特征

6.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7.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8.象征性社会互动

9.传播的基本过程

10.人内传播

11.人际传播

12.群体传播

13.组织传播

14.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15.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16.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17.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9.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20.关于传播制度的四种规范理论

21.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22.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23.“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24.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25.“使用与满足”的受众行为理论

26.传播效果的概念与类型

27.“子弹论”、“有限效果论”、“宏观效果理论”

28.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29.“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30.“沉默的螺旋”理论

31.“培养”理论

32.新闻框架与效果

33.“知沟”理论

34.数字鸿沟

35.“第三人效果理论”

36.世界信息传播程序

37.国家信息安全

38.文化帝国主义

39.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40.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41.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42.抽样调查法

43.内容分析法

44.控制实验法

08复习全程规划【仅供参考】

政治:

刷视频正确方法:

刷到你有那种实在听不懂的地方再去看看 的精讲精练,或者 考点清单和 的核心考案的最厚的那本书,不用像刷专业课那样仔细,有个大概印象就可以,因此你可以利用走路、吃饭、蹲坑的时间刷。暑假之前刷完基础班的视频。开学之后还没刷完就算了。直接开始看强化班。最后的冲刺课非常有用,我后面跟的 ,她会总结很多很多答题技巧和规律,其他老师据我所知都没有,所以强烈安利 ,后期进入11月就要开始疯狂背政治大题了。不用哪个老师押的题都去背哈。选择一个你信得过的老师背就可以了。我当时跟的 ,大家押的题都差不多,让你背什么,你跟着背就完了。虽然到了考场你会发现有可能你背的东西刚好就是题干

英语:

背单词这件事是要贯穿整个考研复习的,在基础阶段时间比较充足,建议把每个单词都吃透:词根词缀、派生词、单词拓展等都要覆盖到。长难句的学习过程可能会很枯燥,但长难句一定要坚持练习,遇到自己不懂的语法知识也要及时吃透。真题要逐年逐篇精读,并且完成真题词汇、长难句、翻译的练习。学习阅读的逻辑方法论,总结做阅读题的做题方法,通过7-8月精读真题,要熟练读英语阅读的方法,掌握做题技巧。9-10月:将近十年真题题目按照六大题型分类整理,总结规律。用阅读的逻辑黄金法则进行专项练习。开始写作、三小门的备考学习。11月:在二刷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出题规律和解题技巧。总结适合自己的写作模板。

专业课:

这些参考书中最最重要的是《传播学概论》和《新闻学概论》,因为中南一直都比较注重对一下基础知识的考察,所以这两本书中的内容十分重要。这两本书我是把可以出题,不是废话和例子的地方全部都背了,这两本书的出题比重也是非常大的。其次是《新闻编辑学》和《新闻采访与写作》。这两本书是要有重点的去背,因为这两本书虽然很厚重,但是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辅助理解的例子,所以重点是非常明显的,可根据中南给出的大纲总结出来这两本书的考点。

由于一般情况下中南不会单独考查新闻评论的理论知识点,而会出一道50分的新闻评论写作。所以关于新闻评论最主要的是要在理解后能够进行评论写作。

但是根据去年中南的出题来看,中南的出题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前中南不会特别追特别新的具体的小热点,而是一些近几年比较重要的一些大的跟政策相关的热点,就比如之前的县级融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但是去年中南的出题中出现了一定分值的新的小热点。所以大家也要关注一些今年比较热的一些新传相关的概念。

还有就是根据学院里老师的研究转向来看,今年中南暂停了对县级融媒体的研究,着重研究新媒体语言,和计算传播。所以估计今年不会再去考县级融媒体,可能会考比较多新媒体相关知识和计算传播。还有元宇宙虽然没有老师开始正式的研究这一块,但是课上老师也将其作为了讨论的重要一点,所以也可以关注了解一下。

因为中南的录取分数线已经达到了415,所以为了控制分数老师可能会在出题时适当增加难度。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如果真的增加难度也不会增加太多,而且难度提升的同时分数线也会相应降低,所以好好准备就好了。

09关于复试

复试时间:

3 月 28 日上午 10:30-11:30专业硕士考生心理健康测试时间

3 月 28 日 13:30-14:30专业基础测试(笔试,时间 60 分钟,总分 100 分)

面试(时间 20 分钟,总分 200 分),面试具体时间以官网公布为准

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初试总分+复试总分

注意事项:采取双向选择制确定研究生导师,凡无导师选择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取 消录取资格

录取原则:

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总成绩由初试成绩(满分 500 分) 与复试成绩(满分 300 分)两部分组成

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关注

公众号:中南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