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师生关系相生、相和、相成大家都是人,导师也不是神(理想的研究生师生关系)



研究生师生关系相生、相和、相成大家都是人,导师也不是神(理想的研究生师生关系)缩略图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作者:浴火凤凰

如何妥善处理与导师的关系,这是每一位研究生都会碰到的十分棘手而又现实的问题。

但在我看来,在学习上,研究生听从于导师的指导,服从导师的安排,此乃纪律所定,自然不必多言。在政治上、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大家完全是为了科研团队建设的大目标,以及个人发展的小目标而走到一起,只是分工各有不同而已。

研究生与导师的相处之道,我一直坚持的信条总结起来,就是:大家都是人,导师也不是神。

既然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就自然各有长短。研究生对于导师,尊重是应该的,但也大可不必神化。

一般来说,导师分析看待问题要比我们这些研究生要长远、要深邃、要全面,处理解决问题要严谨、要慎重、要周全,这种差异性并非天然形成的。

导师要么是阅历经验丰富,要么学科知识渊博,要么科研能力出众,加之经常能够阅读一些研究生见不到的文件,参加研究生未有资格涉足的学术会议,当然高出一筹。

所以,凡是涉及科研、就业之类的大政策、大原则、全局性的事情,作为研究生还是要多听导师的意见为好,建言献策时需要慎重。

同时,我们这些研究生天天办一些具体性的事项,比如买器材、报账单、取快递,东奔西忙,接触到四方各色的人物多,听闻八面贬褒议论广,所以,在实际情况上相比于导师要知道得更多、更全、更细。

因此,在处理具体科研团队的具体事务上,我们作为研究生应当坦言自己的意见,有时甚至要据实力争,不必讳上。

既然大家都是人,就应平等相待。

道理虽然是这样说,但实际做起来却颇不易。有的研究生见了导师,就如同“耗子撞见了猫”,脸色胀得通红,言语不能成句,头也不敢抬头,大气更不敢出。

其实,这种情形大可不必,研究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导师即可。研究生之所以害怕,大概率是因为畏惧于
研究生师生关系相生、相和、相成大家都是人,导师也不是神(理想的研究生师生关系)插图
导师的“权威”。

什么是“权威”?

研究生与导师平日往来,无需判断孰是孰非,更不用令行禁止,与导师的“权”有什么关系呢?研究生心中坦然,没有难言之隐,没有可被训斥之事,导师的“威”有何用?研究生如果能有此各占心态,慢慢形成习惯,久而久之便成自然。

当然,也有与以上情况相反的研究生。看见了导师,就如同遇到陌生的路人,不吭不声,扬长而去。

你如果问他为何这样做时,他回答道:他是导师!他不招呼我,难道要我去拍他的马屁不成!

其实,这样也大可不必。你见到一般的同学打个招呼,为什么就不去避讳有“拍马”的嫌疑?导师只因为你和同事是平等的关系!

相同一件事情而境遇如此不同,说到底,还是因为在你的心目之中,导师与你自己并非平等的关系。

更有甚者,当然只是极个别情况,有的研究生见了导师就来气,谈起“头头”没有一个好人,视“导师”为大敌,但这也失之偏颇。

导师群体确实有一些不仁、不善之徒,但毕竟还是少数人。研究生以对待坏人的心态对待好人,这种情况合理吗?将少数人看作多数人,这种情况公平吗?

既然都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想当年,我在刚刚考上研究生时,见到导师在学术上、科研上出现一些差错,感到很不理解:“导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和资深专家,怎么还会出岔呢?”

随着读研时光的增长,经历科研上的事情增多,自己慢慢才体悟到:导师又不是神,哪能十全十美导师呢?

因此,再看到导师做事出错误,就不再大惊小怪,逐渐以平常心看待。研究生看待事情要多出于平常心,也就不会因为导师某件事欠妥,便形成对导师的不良看法。大家心中无芥蒂,相处起来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既然大家都是人,都是血肉之躯,自然也就有七情六欲。在我看来,导师的脸色有阴有晴,心中不时波澜涌动,话语有多有少,这些都是正常的状态,不难与之相处。

反之,假如某一个导师一年四季只有一张脸,冷热一个腔,水火不能动,作为研究生也会觉得心里不踏实,不得不整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甚至是时时刻刻都要提防。

大家本来都是人,有个别导师却要装神,能不使研究生怀疑、害怕、敬而远之吗?

既然大家都是人,大家真心善意相待,就不会难以相处。俗语说得好: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就会知心。只要师生之间真心善意相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没有挥不去的阴云,解不开的疙瘩。

师生之间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分歧,工作上的争论,也不会导致水火不容。

其实,研究生与导师相处,说复杂挺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我认为,说到底还是一个心态问题。

我们这些研究生和导师相处,心中总是惴惴不安,为何?

说到底,还是切身利益使然!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正常毕业、安排工作、事业发展等等,都有极大的关系。

有的研究生曾生动地描述:导师左手拿着帽子、右手拿着棒子,兜子还有票子,面前放着小鞋子。

哪个研究生敢不恭敬导师?

如果说一个研究生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荣辱进退,那是完全都是骗人的鬼话。研究生并非世外之人,自然不能超凡脱俗。

当年读研时,我始终抱定一个态度:我尽力完成本职工作,导师认为我行让我干,我不推不让;认为我不行就算了,不争不怨,—切顺其自然。

知止不殆,无求不辱,无欲则刚。有了这个心态,一切都变得轻松多了。我尊重领导、服从导师,但不成天看导师的脸色行事。

春夏秋冬,冷暖自知;云卷云舒,变幻自在。

我的研究生生涯虽经坎坷,却也自得其所,可见“ ”有常!累累千言,乃常态也,导师与研究生均属大多数之列。

机巧钻营、阿谀奉承的导师,被研究生所不齿,自然不在我们讨论之中;

玩权弄术、心暗意偏的导师,被研究生所不敬,也并我们讨论的研究生。

至于少数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导师,那就更当别论了!

研究生师生关系相生、相和、相成,此乃大道。

大道不必苛求,自然而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