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报考指南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822材料科学基础_考生…(2023考研报考指南)



24考研报考指南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822材料科学基础_考生…(2023考研报考指南)缩略图

原标题:24考研报考指南: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822材料科学基础

2022年12月2日,根据《自治区学位委员会 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申报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桂学位﹝2022﹞13号),及《广西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西大研﹝2022﹞38 号)精神,广西大学组织开展申报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本次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分为: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研究生学术论坛。我校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名额分别是: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52项、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122项、研究生学术论坛2项。

2023年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招生简章

内容来源于【阿米姐西大真题与辅导】,专注广西大学考研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院校基本情况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是学校为加快“双一流”建设,由原资源与冶金学院、环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7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2017年11月原林学院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入学院。学院简称:资环材学院,学院英文名为:school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s。材料科学2015年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行列,学院曾建民教授主持完成的“反重力近终形铸造技术及其应用”成果是广西高校也是我校首次获得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环境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木与人类文明》是学校唯一获得的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环境管理学》获区级线上一流课程;《木与人类文明》和《环境管理学》获区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木材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碳减排与低碳生活》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目前,学院设有矿物资源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5个系;有矿物资源工程、环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有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林业工程)、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矿业工程)两个专业硕士点。全日制在校学生3000多人(包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教职工人数158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人员41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人员51人,有博士学位105人,博士生导师24人,各类高层次人才21人(次)。学院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还下设一些研究所:如采矿与安全工程研究所、矿物加工与矿物材料研究所、材料加工研究所、稀贵金属分离与新材料研究所、木材工业研究所等。

专业介绍

1.

专业代码:080500

学制:3年

学费:8000/年

2.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2|材料科学基础3.

2022进入复试名单及最终录取名单

1.复试名单

2.录取名单

初试参考书

1.专业课笔试内容

材料科学基础

2.笔试参考书目

胡赓祥、蔡珣、戎咏华编著,《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复试相关内容

1.
复试方式和时间

按照我校研究生院的统一布置,复试采用网络远程面试。

2.考核内容

1.基本素质考核,满分100分。考察内容:评委在基本素质题库中抽取1个问题,由考生回答;考察考生是否有正确三观,并对考生进行思想品德考核,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

2.专业素养考核,满分150分。考察内容(详见之后面所附招生计划):评委先询问考生选择的复试科目,考生从复试笔试科目题库中抽取2个题目序号,然后评委将相应序号题目内容以口头方式告知考生,由考生回答;评委结合复试考生提交的《学业研修规划报告》,针对专业知识分析生产实际的具体问题、毕业论文开展情况、对学科发展动态与前沿领域的了解等提问,由考生回答。

3.发展潜力考核,满分250分。考察内容:考生用英语自述2分钟并用英语回答评委2-3个问题;评委结合复试考生提交的《学业研修规划报告》,针对预期的研究生学业发展、科研选题的意向领域及预期成果等提问,由考生回答。

问答环节采取即问即答的形式,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不低于20分钟。

3.
成绩计算

(一)初试成绩总分:

政治理论100分、外国语100分、业务课1、2各150分,满分500分;

初试成绩标准分(分)=总分(满分500分)/5

(二)复试成绩总分:

基本素质分100分,专业素质分150分,发展潜力分250分,满分500分;

复试成绩标准分(满分100分)=总分(即基本素质分+专业素质分+发展潜力分)/5

(三)考生总成绩计算方式:

考试总成绩(分)= (初试成绩标准分+复试成绩标准分)/2

师资介绍

1.何欢

个人简介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93.9-1997.7 在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本科)
1997.9-2000.6 在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材料学专业学习(硕士)
2000.9-2004.6 在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专业学习(博士),其间赴法国南锡矿业学院法国科研中心表面科学
24考研报考指南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822材料科学基础_考生…(2023考研报考指南)插图
与工程实验室(laboratoire de science et génie des surfaces)学习和工作两年

科研成果

1、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characterization of low resistivity ga-doped zno thin films on si substrates prepar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2、光学学报——c-aln/tin/si(100)异质结构的显微组织及光学性能

3、中国激光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低阻掺镓氧化锌薄膜及光电性能研究

4、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ics——efects of laser pulse energy on the structural,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pulsed laser deposited ga?doped zno thin flms 

研究方向

1、功能(薄膜)材料

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3、材料料表面改性及防护

2.
何春林
个人简介讲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

2005-09至2009-06,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本科

2009-09至2012-06,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2-09至2016-06,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

1、jian zhao, zunzhang liu, chunlin he*, yingnan yang, jie li, toyohisa fujita, guiwang wang, fang shen. improved leaching of cu, sn, pb, zn, and al from 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by electro-generated cl2 in hcl solution. waste management, 2022, 153, 386–396. sci 2区, if=7.15

2、chunhui zheng, chunlin he*,yingjie yang,toyohisa fujita,guifang wang, wenchao yang. characterization of waste amidoxime chelating resin and its reutilization performance in adsorption of pb(ii), cu(ii), cd(ii) and zn(ii) ions[j]. metal, 2022, 12(1), 149.

3、yingjie yang, yingnan yang, chunlin he*, yuezhou wei, toyohisa fujita, zongwu wei, wenchao yang, fang shen.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research of cobalt, nickel and copper in nitrite – sulfuric acid system[j]. 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 57(12),1848-1859.

研究方向

绿色湿法冶金(微波电化学冶金、吸附材料制备、萃取吸附分离)、资源综合利用(稀贵金属分离回收、矿物加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废水处理

3.
何维
个人简介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经历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

科研成果
1、wei he*, weijing zeng, tonghan yang, guoqiang lin, crystal structures of new r3coal3ge2 (r = gd~er) quaternary compound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lattice thermal expansion of gd3coal3ge2,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5, 627:307–312

2、wei he*, weijing zeng, guoqiang lin, crystal structures of new r3coal3ge2 (r = gd-er) quaternary compound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lattice thermal expansion of gd3coal3ge2,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5 633: 265–271
3、wei he*, yunhong zhao, yongzhi zhang and lingmin zeng, crystal structures,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ompounds ho6fe23-xcox (x = 0,1,3),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11, 29(2): 124-128
4、wei he*, yunhong zhao, yongzhi zhang, meihua yu, lingmin zeng,isothermal section of the ho-co-fe system at 773k,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1, 509(3): 632-635
研究方向

稀土合金相图、相结构与相变,材料的微结构及其物理性能

4.
冯琴
个人简介
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经历
2017-至今 广西大学 博士后,讲师

2011-2016 中南大学 博士研究生
2011-20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讲师
科研成果

(1) chaoying luo, qin feng*, nengneng luo, changlai yuan*, changrong zhou, yuezhou wei*, toyohisa fujita, jiwen xu, guohua chen,effect of ca2+/hf4+ modification at a/b sites on energy-storage density of bi0.47na0.47ba0.06tio3 ceramics[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 sct/ei源刊)

(2) dan meng, qin feng*,nengneng luo,changlai yuan,changrong zho, yuezhou wei*, toyohisa fujita,hui you*,guohua chen,effect of sr(zn1/3nb2/3)o3 modification on the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1.( sct/ei源刊)

(3) chaoying luo, yuezhou wei,qin feng*, meng wang changlai yuan*, changrong zhou,nengneng luo*, toyohisa fujita, jiwen xu, guohua chen,significantly enhanced energy-storage properties of bi0.47na0.47ba0.06tio3-cahfo3 ceramics by introducing sr0.7bi0.2tio3 for pulse capacitor application[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 sct/ei源刊)

(4) kai huang,qin feng *, xiao liu, qingning li, nengneng luo. enhancement of strength mechanical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7055 alloy with minor sc and y addition [j]. mater. res. express 8 016524.( sct/ei源刊)

研究方向

(1)功能材料的开发及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2)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的开发

(3)柔性传感器技术的开发

-end-
内容来源于【阿米姐西大真题与辅导】,专注广西大学考研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