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各位25备考er,想要要拿下25考研,首先就要把考研这个小妖精扒一扒!
择校前需要了解什么?
1.目标院校的报考热度和竞争态势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为了能稳妥地一战成硕,一定要了解目标院校的报考热度和竞争态势,对招生人数、历年分数、历年的报录比这些情况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应该对报考院校推免计划等有所了解,包括考试科目、命题范围等,综合判断自己的竞争力。2.目标院校的性价比这个具体包括学术氛围、导师质量、科研成就、就业前景等,在确保稳妥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院校,可让研究生读得更有价值。读研不仅是为了学历,在读研期间一定要有知识性的收获。3.目标院校所在区域读研之所以要考虑地域,是因为学校所处区域关系着考生就读期间接触的平台、视界还有将来的就业和发展。考虑在自己将来就业的地方去读研,可以提前熟悉一个城市,亦可以积累社会关系。4.目标院校是否保护一志愿大部分招生单位都是保护一志愿考生的,但也有不保护一志愿的院校。所以大家要留意,如果你的意向院校不保护一志愿,那一定要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院校只有在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接受调剂生,可以判定为是保护一志愿的。比如中央民族大学就在《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优先录取一志愿复试合格考生,调剂考生竞争剩余的招生指标”。
择校时应该避开的误区
盲目追求名校
名校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它确实存在着许多令人无法抗拒的优势条件: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如云;教学质量过硬,学风正,环境氛围好;学校名气大,将来就业更容易获得青睐,走上社会有优势,等等。
出于就业压力、自我提升,或者仅仅为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考研大军中有一类考生非名校不报、非名校不考。对于一些成绩突出的同学,为了梦想去追也比较合情合理,但对于那些各方面能力非常一般的同学来说,为了上名校,毕业后不找工作,专职考研多年,这种痴情难免有些得不偿失。
因为喜欢,所以报考
如果没有在自己喜欢的城市实地呆过,也没有搜集过喜欢的院校或专业相对全面的资料,单凭来自网络/旁人的印
象、自己的好感去选择院校和专业,小雨建议你慎重考虑!
没有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感觉是很虚无缥缈的。考前你可能会因为自己喜欢的人在某个城市生活而爱上那座城;备考期间可能会因为发现不适合自己而放弃。另外,别人的感受也并不一定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如果对某个城市/院校/专业不甚了解,只凭满腔热爱报考了当地学校/专业,过去后才发现气候、饮食、学习环境和氛围与自己的习惯大相径庭,试错成本很大。
对个人水平没有正确的认识
考研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备考过程中,你要付出很多成本。比如买各类辅导资料、报辅导班的经济成本;半年~1年时间用来学习的时间成本;啃下十几本专业本、几十套试卷,能在崩溃中迅速调整自己状态的心理成本;以及放弃工作、考公、出国等其他可能和选择的机会成本。
既然付出了这么多,我们一定是希望自己能上岸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考研成功率。理想抱负是一回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另一回事。当然,也不是说top级院校一定考不上,只是说成功考上的难度和可能性大小问题,这很现实,但不得不考虑。正确认识自己水平,不高估/低估自己能力,也不过多纠结在名校情结上,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汇点上去选择目标院校,才不辜负自己的付出。
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关注
公众号:暨大考研院
论坛:http://www.kaoyanjn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