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硕考研经验贴(会计专硕考研经验贴)



出版专硕考研经验贴(会计专硕考研经验贴)缩略图

太长不看版
踩雷:贪多嚼不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拖延症、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别人比进度、决心不稳,心态频崩
英语:单词每天背、阅读跟 每天练1-2篇、翻译跟唐静每天两个句子、作文跟石雷鹏暑假开始每天跟课半小时、11月跟刘琦练新题型、11月跟宋逸轩练完型。
政治:暑假跟 上强化班+刷 1000题→9月跟 技巧班+刷 1000题→肖八→( 冲刺班)→肖四
专业课:每天背名词解释(1-2个)和简答(1-2个),4月-9月把专业书啃透,10月练综合题,11月-12月练论述题
推荐书籍:
英语《词汇的逻辑》《考研圣经(英语二)》《考研真相(英语一)》[2010前的真题没必要]《拆分与组合翻译法》
政治《核心考案》《 1000题》《肖八》《肖四》《 冲刺背诵手册》
推荐关注公众号:编辑之友、出版广角、出版科学、出版商务周报、出版与印刷、发行观察、国际出版周报、科技与出版
推荐关注老师: 、 、 、
推荐关注b站up主:鸟山学长,蝶澈学姐
?
我踩过的雷
贪多嚼不烂:我备考时老是觉得自己看的经验贴不够多,看的专业课书不够多,背的英文范文不够多,往往收集了一大推的资料,然后就那么堆着,不仅看不下去,还扰乱心神浮躁得不行。专业课资料一份就够啦!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拖延症:英语单词今天不背明天补上就可以啦,结果拖到最后,一天背300个?是不可能的呀!备考是知识的积累,就跟练肌肉一样,只有持之以恒了肌肉才能越练越漂亮。
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别人比进度:我曾经学别人一上来手动翻译阅读,结果没两天我就歇菜了,因为要查的单词实在太多了!一个句子查五六回词典,最后再写个狗屁不通的中文翻译,这对我来说简直太痛苦了。看英专生刷刷刷的写阅读,我也刷刷刷的写阅读,结果忘记了人家和我考得根本不是同一张试卷。今天听这个说她看了5遍书,明天听那个说他已经刷完了所有专业真题,我那叫一个急啊,殊不知人是翻了5遍书和看了一遍题。到头来心态失衡的只有我自己。
决心不稳,心态频崩:每天纠结我到底是去找工作呢,还是换一个学校换一个专业呢,还是干脆不考了呢?然后两手空空。下决心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确定目标却稍微简单一点。给自己一周时间,确定学校和专业,然后告诉自己花一整周选出来的地方,或许不是最好的或许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是自己一定能考上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接下来是关于我具体是怎么备考的,温馨提示,我是一只英语四级擦边,学习方法比较笨的的文科生。所以,如果感兴趣就继续看下去吧~

专业课分享出版专硕的专业课是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出版和441出版专业基础两门,个人认为就出版来说本科专业背景并不是非常重要,专业课只要耐心细心一定就能260+的。
l?首先,是专业课的学习方法。
我备考时,是将两门专业课当成一门来准备。《出版专业基础》(初级、中级)《出版专业实务》(初级、中级)和《数字出版基础》一共5本书就,是我整个备考期间专业课的全部书籍。
关于《出版专业基础》(初级、中级)《出版专业实务》(初级、中级)虽然初级、中级是两套书,但是其中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的,中级中有很多初级知识点的补充。所以基于这一点,我第一遍粗度专业书的时候,只是把初级中级四本书的的框架列了出来,知道哪些地方的知识点的是同一个或者那些地方是初级知识点的补充。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备考笔记。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活页纸写好初级的知识点,然后一边读中级的书,一边把知识点补充完整。最后能得到一本完整体系的笔记,就不用一会翻初级的书,一会翻中级的书这样浪费时间了。(这里多说一句,出版实务中有些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可以有自己的思考,不一定非要参照书上的,只有符合自己思维逻辑的东西,才能记得牢,才能在考场上写出来。)
关于《数字出版基础》,这本书我觉得考试内容的比重不是很大,一二章重点背诵,第三至六章理解并熟读,七八章理解记忆即可,一些偏理工科的知识点不用去死磕。但是这本书的写作框架是非常适合用来学习论述写作的,多读是没有坏处的。
l?其次,是针对应试拿分的备考方法。
我把上面提到的完整体系的笔记当作专业书的5合一,是备考时候主要的学习复习对象。但是备考的主要目的还是应试,所以针对应试题目我还另外准备了两本背诵笔记和一个论述综合练习本。
这里先说一下真题,335的题型主要包括简答、论述、综合题,441的题型主要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和综合题。
1.?针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我各准备了一份背诵笔记,将5本书上所有可能成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知识点都进行了归纳。简而言之,就是掰开了、揉碎了的往脑子里记。到这一步,已经是第三遍完整的过参考书了,这也就为论述题和综合题打好了基础。
2.?针对论述题,这种题型存在一定的灵活度。它的基础是5本书的知识点,它拔高的地方在于个人的思考和专业写作的能力。所以我的应对方式就是,练,找出历年的论述题来练。一星期精炼一题就可以,因为真题确实不是很多,所有这个工作可以放在11月份左右开始进行。个人思考这个我没什么能分享给大家的,所有我只能说一下专业写作能力这一点了。专业写作粗略来讲就是写论文,我学习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看论文框架。看研究者们是怎么去分析现状、问题的,去学习专业写作的思路。有了熟练的思路,再加上基础知识,论述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针对综合题,综合题玩的花样不多,也会太难为人。把历年真题练一遍,心里就能有点谱了。
l?最后,是基础知识+热点知识
我觉得出版专业课除了考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我日常去积累一些行业热点。这一步的操作也很直接,关注公众号,带着记
出版专硕考研经验贴(会计专硕考研经验贴)插图
忆力和思考去看每一篇的推送,这就够了。
?
英语一个大前提,只能练真题!让模拟题都去见垃圾桶!
我把英语的备考拆成了个方面,单词,阅读,作文,翻译,新题型,完型。
1.?单词,推荐《考研英语词汇的逻辑》,系统的了解考研英语词汇会有哪些单词,然后下一个自己用得惯的背单词的app,从备考的第一天,一直背到考试的前一天。脱离单词谈考试,都是虾扯蛋。
2.?阅读,第一步找到 老师的b站账号,听完长难句的课程,学会拆分长难句。第二步,开始刷历年真题。我的具体做法是,先做2010年英语一的四篇阅读,估一下自己做题、精读、听课这三步要花多久的时间。然后算一算把2010年到2022年的英二的真题刷两遍要花多久,最后倒推自己能做几篇英语一的阅读练习。我是先练英语一,再练英语二。元婴虐金丹,高三虐高一,就约等于英一虐英二。所以英语二阅读想拿高分的,最好还是先做点英语一。至于阅读听课我还是推荐 老师,他的逻辑很好用,讲题也很透彻。阅读跟着他不会错。
3.?作文,我是那种英语从初一就一路差到大学的人,所以英语应试作文,我果断的绕开了高大上的王江涛老师,直接去听的石雷鹏老师。石雷鹏老师就和小学老师教语文一样,带着我一句一句写,他妙在教会你写固定句式,但你绝对不会在考场上和别人撞模板。所以不用可以区分小作文大作文,从暑假开始每天抽半小时,跟着石雷鹏老师练笔,最后作文稳稳的。
4.?翻译,我是买了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从暑假开始,先练翻译方法,书看不懂可以去找课程听一下方法论,然后每天两句英语一,最后写英二从2010年开始的真题。
5.?新题型,推荐刘琦老师的课。其实新题型的重点就在于做题方法,只要前面单词和阅读的基础打好了,新题型掌握了方法也就能顺利拿分了。我是从11月开始练新题型的,因为新题型题少,所以每一篇都挺珍贵的,每一篇都得练踏实了。
6.?完型,这个题型对于我这种渣实在是有难度,但因为近年的难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我觉得是可以搏一搏的。不过也不要花太多时间,老老实实背好单词练好阅读,认真做完真题就够了。
英语是门语言,不管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考的都是语言,只不过难度不同而已。应试英语备考最重要的就是不能中断,不能取巧。或许之后的练习会被某一篇阅读搞心态,那就把那篇阅读的每一个单词都背牢了,每一个题型都搞透了,那就胜利了。
老老实实背单词,踏踏实实练阅读,写作和翻译一定得动笔,剩下得就水到渠成了。
?
政治政治的应试我没考好,问题就在于选择题刷少了。但我觉得政治只要按部就班,最后也是稳的。具体安排就是,每天最少一小时,最多俩小时。暑假跟 上强化班+刷 1000题,秋季跟 上技巧班+刷 1000题,等肖八出来了刷肖八, 最后还有一个冲刺班可听可不听,然后就是考研学子殊途同归的背肖四了hhhhh
?

心态与时间
决定了,就捋起袖子只管干。想东想西的人一定会出岔子,就把备考当成跑马拉松,只要跑完就都有奖章。
备考这个事儿,不是考时长,是考脑子里的知识点储备和考场上能写出来什么。所以一切备考按自己能吸收的来,经验贴写得再好也是别人的,适合自己、能 助自己准备更充分的才是有价值的。
碎碎念
我是那种特别容易想很多的傻子,所以推荐决定好读研的同学们把考研当成马拉松,没有撤退可言~目标只有终点的那张录取通知书,决心、耐心、恒心。每天学一点,就每天都离录取通知书近一点。中途的困难和崩溃都是暂时的,不要让别人把你从研究生的宿舍挤出去,更不要让未来本该你赚到的小钱钱被其他人赚走了。
决定好了,就不害怕了,埋头苦干,一定会有收获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