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的考研学习笔记——中美(含中哲)——老子



Sun的考研学习笔记——中美(含中哲)——老子缩略图

???
老子——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


?

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道”?
一、“道”是原始混沌;二、“道”产生万物;三、“道”没有意志和目的;四、“道”自己运动;五、“道”是“无”与“有”的统一。

?

“气”和“象”与“道”的紧密联系——老子的宇宙发生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包含“气”,“象”是由“气”所产生的、遵循“道”的定律而产生的万物的外在形象。

?

“有”、“无”、“虚”、“实”——“有无相生”、“虚实结合”
老子认为,天地中间充满了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正因为有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任何事物都不能只有“实”而没有“虚”,不能只有“有”而没有“无”。?

?

“太一”
用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竖起耳朵听,听不到;用手去触摸,又抓不到。这种无形、无声、无影的东西,老子称之为“一”。太,是很大,无限大。太一,就是宇宙的本源。万物从那里来,又回到那里去。我们这个看得见的世界,由看不见的“太一”衍生出来的。“太一”是始,亦是终,反复循环,生生不息,懂得其中规律的人,可以执古御今。

?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天指天空,也指 ,还指自然大道。道家道教所说的天,多指自然、 。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

?

“反者道之道”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老子看来,这一现象带有普遍的自然性,是“道”运行的必然法则,即“反者道之动”。

?

“弱者道之动”
由“反者道之道”,老子进而提出“弱者道之用”,在人伦日用中倡导“贵柔守弱”。根据“反者道之动”的法则,老子认为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所以应当甘居柔弱,柔弱反而能够使事物得以长久(“处下不争”、“不敢为天下先”、“贵柔守弱”)。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普遍影响,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种表现,是中华传统美德。

?

“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并非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积极的“有为”。“无为”只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

从哲学意蕴上讲,“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人们服从自然规律,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人类做到了“无为”,不
Sun的考研学习笔记——中美(含中哲)——老子插图
去做那些拔苗助长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傻事,顺应自然而发展,就能达到“无不为”的境界。“无不为”是“无为”的终极目标,“无为”是“无不为”的实现方式。

从政治角度来看,“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他的宇宙观和他的社会观的统一。一方面,无为而治对统治者来说就是无为统治,即不干扰人民生活,统治者顺应自然法则行“无为之政”,就能达到“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无不治”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无为而治对于民众来说,就是“无为”生活,即净化人民的心灵,填饱人民的肚皮,虚弱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体质。这样,那些自作聪明的、有思想有独立意志的人,就不敢妄加作为了。

从人生经验来讲,“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已退为进的处世方略。春秋战国时期,强者处上,王霸勃兴。处于这个社会大变动时期,老子站在弱者的一方,探讨如何在与强者的争斗中完好地保存和壮大自己,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他提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处世策略。由此可见,老子的“贵揉”、“守雌”主张,实际上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外在体现。

?

?“涤除玄鉴”的美学意义及其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中的发展
铜镜需要保持干净,需要拂拭清洁。心灵需要保持澄明光亮,也就需要“涤除”。“涤除”的意思就是去除污染。“涤除玄鉴”即使心灵“无疵”。只有排除了心灵的偏见,使内心回归纯净本性,才能按物自身的本性观照万物,才能体悟到深邃玄妙的道。“涤除玄鉴”是老子所提出的观道方式(“致虚极,守静笃”)。

“涤除玄鉴”不仅是观道的方式,还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老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以“道”为基础的哲学思想之上的。“道”是永恒的,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一切美的根源,是最高的美,体悟得道,就能得到美。“道”的自然无为的原则支配着宇宙万物同时也支配着美和艺术的现象,是美与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因此,保持心灵的光明澄净,在虚静的心境下,自由的观照中,得到至美的体验的精神活动。这就是“涤除玄鉴”,而这样一种精神活动就具有审美的特点。

?

“观复”说
《道德经》说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年。”其意为: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动,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生不会遭到危险。

生命的过程是这么简单,而其内在的机制却是那么复杂,都是因为道在主导,因为道之德的“神机”与“气立”在发挥着作用。

?

“重玄”
意思是精妙深幽的哲理,出自《道德经》,是两晋隋唐时期影响非常大的思潮。其上承先秦魏晋玄学的发展脉络,后启宋明理学的哲学思考,在华夏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

“玄德”
《道德经》说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养却不占有, 助他人却不以功高自居,成就了万物却不做他人的主宰,这是最高尚的品德。

“玄德”即指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指自然无为的德性、天德,变幻莫测而深远悠长的本来之意。

?

“玄同”
“玄”字即深奥微妙,“同”字即相同参与聚集。

《道德经》说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意为:挫磨掉锐气、锋芒和棱角,解脱纷争,融入光明的万象,混同于大地尘土,至大也是至微,这就叫做玄妙的同化,微妙大统一的法门。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出自《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意为: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远,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包容万物。

?

“上善若水”
意为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善于 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上,善若水,指最高的品质应该和水一样。

?

“知白守黑”
“知白守黑”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

“守”,是在“知”的基础上,能遵循“道”的规律,更能灵活运用“道”的规律,特别是对强弱互相转化的把握与运用。白,指光能照到的地方,代表事物的表象。黑,指光照不到的地方,代表事物内在的规律。

知其白,守其黑,就是面对一切事物,不仅要了解它们的现象与特征,它们的外在变化形式与规律,更需要由表及里,发掘那些决定事物外在现象和规律的内在运作机理,并能牢牢把握,灵活运用。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则无所不为。

?

“虚而不屈,动而欲出”
“虚而不屈服,动而欲出”意为:它的内部空空无物,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并且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人如果过多的自我炫耀,就会加速败亡,倒不如保持内心的清净空虚。

出处于《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为: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把万物当做草狗;圣人不存在仁爱之心,把百姓当做草狗。天地之间的空隙,就像一个大风箱,它的内部空空无物,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并且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人如果过多的自我炫耀,就会加速败亡,倒不如保持内心的清净空虚。

?

?老子的美学思想以及对后世美学思想的影响
“道法自然”的美学基础。“道”是老子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道法自然”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老子整个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石。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从“道法自然”的基础出发,认为自然和人类社会只有在遵循“自然”这一普遍法则的前提下,万物才能够和谐共存,社会才会有正常秩序,人类才能健康生活,从而达到人生追求的“美”的境界。?

对“美”与“善”的辩证认识。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在这里,其将美与善两个概念同时提出并加以分离,从美与善的差异区别中显示出美的规定性,从而认识美、把握美和论述美。老子在论述美丑与善恶的区别对立的同时,认为美丑与善恶的关系并非绝对的,即可相互转化的。这种思想得到了庄子的进一步继承,体现在其“德有所长,形有所忘”的理论主张中。

?对“美”与“真”的辩证认识。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即,真实可靠的言辞往往不中听,反之,美丽的词藻并不一定可靠、真诚。但老子认为美与真的差异和对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了其人生理想的“道”,那美的言词、良好的行为就都能够获得人们的信赖,美、善、真因此就能够获得统一。在此,老子美学在思想境界中首次把对真、善、美的认识同超功利的人生态度密切联系起来。

?老子“自然为美”的美学追求。从老子“道法自然”的美学基础出来,其美学追求的目标是:“自然无为,与道同体”。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家独特的“自然为美”的美学追求。这种美学追求抛开了世俗性和功利性,抓住了审美活动和艺术实践的根本特质,从而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三大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之一,它们分别是儒家的”中和为美“、道家的”自然为美“和禅宗的”空灵为美“。老子“自然之美”的美学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老子承认的“自然之美”不是日常意义上世俗的形式美,而是美学意义上具有自由性和超越性的美(“圣人为腹不为目”)。其次,老子“自然之美”的本质是自然素朴、不需任何人工雕琢的(返朴归真)。最后,从“自然之美”的美学追求出发,老子提出了属于华夏审美风尚的“玄妙”(或单称“妙”)的美学范畴。老子认为“妙”是和“道”联系在一起的。“道法自然”,所以“妙”也出于“自然,归于”自然“。这一范畴可以说是道家文化大风格的结晶,体现了道家追求的审美理想。寓无限于有限,是玄妙的基本特征。玄妙给人的美感,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快感,其中包含了欣赏者突破有限、通向无限的自由性和超越感。中国传统诗歌、绘画、建筑等艺术的发展,都深深地打上了追求”玄妙“之美的烙印。

?

道家的自然观
道家的自然观是因任自然的自然主义的自然观。其基本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其一,自然的本质——生养万物且任由万物自由生长。其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与万物平等。其三,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因任自然。

道家的自然观所蕴涵的生态意义是非常丰富的,但其最鲜明、最突出的就是因任自然。它有助于我们确立人与自然界互利共生的自然观,并在实践中采取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的方法论,解决环境问题,即:其一,有助于我们确立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自然观;其二,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采取遵循自然规律的方法论,道家强调尊重自然,其含义是遵循自然规律,因任甚至促进自然的自我发展。

?

“知常曰明”
常:恒,永恒的真理,即自然常理。明:明道。明白道的意义。知晓自然之理的才能明白道的意义。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

?

“大道无名”
老子道德经首章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行走的头,是意识带动身体,是万物万法的本源。可以言说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演变而来。道和名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就是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大道至高无上,极尊至贵,无爱无情包容一切,一视同仁化生万物。大道是无形无相的混元,大道无名,可御万道。

老子说大道无名,意在让人们知道什么是万物的本源,大道无言无形无名,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思维意识去感知。《道德经》云:“道常无名。”无名指有功而不为名的意思。《道德经》又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不有指不为已有,也是指无名之意。长养,生长养育。万物,指世间万事万物。此句言大道自生万事万物而不为己有的博大胸怀和无私。

?

?


?

?

thanks for reading!

?

?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