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尊崇孔子,却对子思、孟子的学说进行猛烈批判。由于诸多思想与孔孟大相径庭,且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
生,所以荀子一度被认为是孔门歧出,甚至被排除在儒家之外,直到清代考据学才重新正名。
太史公在《史记》中说:“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战国末期,政令混乱、国君昏聩、巫祝横行、众说纷纭,在这样的世道下,荀子无奈退居幕后教学著述,推究先秦各家的是非成败,编著几万字后逝世。这“序列著数万言”就是我们了解荀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大儒的风采吧~
约公元前313年,荀子出生于赵国。
荀子先祖是晋国贵族,姬姓。公元前678年,晋武公灭荀后,将荀国旧地赏给原氏黯,原氏黯逐以荀为氏,即为荀息。
荀息生逝敖,逝敖生林父。荀林父曾任晋国中行将,是中行氏的始祖。到曾孙辈,中行寅本是晋国六卿之一,直至起兵伐赵,反被赵氏步步紧逼,退至齐国,宗亡族散,族人改回荀氏,便是赵国荀氏的祖先。
关于荀子小时候的史料记载很少,据说他幼时聪颖好学,十岁时便有“神童”之称。长大后也不拘泥于一家一派,而是广泛了解当世各种思想,进行批判性思考,建立起了以儒学为基础、兼采百家之长(也痛斥百家之短)的理论。
与前辈们一样,荀子也有辅佐君王结束混乱、安定天下的理想,那必然要到国君面前宣传自己的政治理论。
《史记》中说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当齐襄王复建稷下学宫时,荀子来到齐国,彼时田骈等有名的学者陆续去世,荀子“最为老师”。当时齐国还在补充列大夫的缺额,荀子“三为祭酒”(祭酒,年长位尊者,相当于首席讲师、主管)。
当荀子事业正有起色时,他的家乡赵国与秦国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不满廉颇的防御战术,又听信“秦国只怕赵括,廉颇就要投降”的谣言,下令让赵括取代廉颇,最终造成四十五万赵兵被斩杀或活埋,仅余二百四十名年纪小的士兵。
事实上,荀子曾去过秦国,称秦国“治之至也”,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无儒”,不具备德治。如今发生如此惨烈的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损,国人死伤严重,荀子不能不为之震惊、悲伤。
点评:“无儒”将导致的暴政,荀子已有预见,并在后世多次重现。
祸不单行,也许是因为荀子推行的政治改革触及权贵利益,齐襄王身边吹耳边风的人多了起来,已是七十老翁的荀子不得已再次踏上征途。
荀子去了楚国,得到楚相春申君的赏识,担任兰陵令,小规模地实践了一下自己的政治理想。可好景不长,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公到棘门奔丧时,被李园预先埋伏的刺客所杀,由他提拔的荀子自然被罢免。
年近八十的荀子已经无力再奔波,他的晚年就是在兰陵度过的,开班授课、著书立说,据说韩国公子韩非、后来的秦国丞相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荀子去世后葬在兰陵,没能回到故乡赵国。只是,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中,一块土地几度易主,又有什么故乡和远方之分呢?
他的学生李斯出师入秦,辅佐秦王统一六国,倒是实现了老师的理想,走的却是法家的路子,只重“法”,不隆“礼”;李斯的同窗韩非也倒向法家,因想保韩国而与李斯敌对,最终没保住韩国,也没从李斯手中保住自己的性命。
荀子是先秦的杰出愤青,他要光大正统的孔子学说,为儒家清理门户,便展开了批儒、辟枉、解蔽的活动。
孔子对子夏说过:“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他在世时就注意到了儒家内部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差异。孔子去世后分化更为严重,荀子敏锐察觉到这一点,提出了大儒、雅儒、小儒、俗儒、贱儒的区分。
荀子认为俗儒“学不通”;贱儒“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每天就知道背背《诗》、《书》,这有什么用?(子思、孟子:内涵我?荀子:是明着骂你。)
小儒需经过艰辛地修身、学习方可成儒;雅儒的智慧还不足以触类旁通;大儒就像孔子那样“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铭,天不能死,地不能买,桀、跖之世不能污”。
荀子批判起儒家自身尚不留情面,对其他学派就更是火力全开。他说阴阳家、庄子、墨子的学说是“欺惑愚众”。
这些学说普遍认为人对天是完全依附的,不能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不符合孔子“人能弘道”的主张。荀子怒其不争,一边提醒人们“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一边提出“天人相分”,教导大家要“制天命而用之”。
最后,荀子认为先秦各家都有所蔽,墨家蔽于用,法家蔽于法,名家蔽于辞,道家蔽于天,因此言论都有偏颇,“皆道之一隅也”。
明明一叶障目,却自以为掌握了“道”之全体,“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荀子正是由此出发,批评秦有法而无儒,是不能长久的。)
可以看出,荀怼怼并不是无的放矢,单纯抒发对乱世的愤怒与失望,而是要摒弃各种学说对正统儒学发展的负面影响。
他的思想激进又现实,积极又犀利,在融摄百家的基础上对儒学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人性论上,荀子发展了“习相远”而提出性恶论,主张“化性起伪”;在政治上,基于性恶论提出“明分使群”、“隆礼重法”;认识论方面,他提出“天官薄类”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强调“虚壹而静”,倡导“学至于行而止”;在天人关系上,他不再像孔孟那样将“天”作为道德本原,而是突出其自然义,持“天人相分”的立场,建构起一套截然不同的天人作用理论。
此外,荀子认为先秦各家学说皆有所蔽,尤其对墨家、名家、道家作了细致的批判,提出“制名以指实”的名实关系。
“化性起伪”。荀子认为性本无善,要靠环境规范与个人学习来改变“性”,塑造礼义之善。从个人层面讲,要不断积累、观摩和学习,去“积伪”,以至“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从社会层面讲,荀子认为“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历史上的圣人制定礼仪规范对人进行约束,使人性情符合社会礼仪。
“明分使群”。荀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那么,“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人的本质,在于其有群、分、义的伦理规定。人在社会中应当依“礼”来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使整个社会正常运行。
“虚壹而静”。荀子认为人在认识上最大的隐患就在于“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因此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就需要“解蔽”,“解蔽”的方法就是“虚壹而静”。“虚”是指不因已有知识妨碍接受新知识;“壹”是指不因对此一事物的认识影响对彼一事物的认识;“静”是指不因幻想或想象影响正常思考。“虚壹而静”就是虚心、专一、冷静地观察思考,达到“大清明”的状态,才能获得正确的知识。
《荀子》中的短句经常被摘出来考名词解释,如“化性起伪”“明分使群”“心有征知”“天官薄类”“虚壹而静”“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等。
荀子对天人关系的看法、荀子的性恶论、认识论、名实关系理论可能考简答或论述题。
此外,荀子的思想经常与其他哲学家的思想联合起来以论述形式考察,如“先秦儒家人性论”“孟荀人性论的比较”“荀子对先秦各家(或某一家)的总结批判”等。